11月1日下午,我校国家级科研课题申报辅导专题讲座在北校区白云楼二楼学术报告厅召开,西校区设线上分会场。我校特邀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院士作专题讲座。讲座由雍和明校长主持,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何华兵、各二级学院院领导、博士、副高及以上职称全体人员、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预申报负责人以及感兴趣的教职工等30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雍和明校长首先对汪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学科建设作为龙头带动专业与人才的培养,要突出科研创新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本次专题讲座特别邀请汪院士分享交流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经验,相信汪院士的报告能令各位老师受益匪浅。

雍和明校长主持会议
讲座上,汪寿阳院士作题为《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与结题后评估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汪院士首先就国家自科基金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区别展开了探讨,尤其对选题的角度进行了重点解读。汪院士提出,结合白云学院的特色与优势,在项目研究问题分类上我校应重点关注“学科前沿”“需求牵引”两项问题。此外,汪院士还就项目结题和后评估、自科基金评审与批准过程、函审的最重要指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的指标体系、会审工作等进行详细解读。最后,汪院士结合我校科研工作实际,对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我校项目申报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汪寿阳院士作辅导报告
最后,雍和明校长对本次专题辅导会进行总结讲话。他表示,汪寿阳院士的辅导报告为我校国家级科研课题申报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强调,在后续的项目申报工作中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有信心。项目申报工作要积极主动、保持信心;二是要抓早。现在就要行动起来,提前做好国家级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三是做好论证。各二级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等要发挥带头作用,持续推进项目论证工作,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打磨论证,久久为功,扎实做好2025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雍和明校长作总结讲话
会后,与会人员就国家级科研课题申报相关事宜展开了积极交流,会场讨论氛围浓厚。(文/科研与发展规划处 黄洁樱 高少晗 图/党委宣传部)
汪寿阳,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亚太工业工程与管理协会会士。现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副院长,还兼任包括国际著名期刊Energy Economics等在内的12种欧美学术期刊的主编、执行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作为客座主编为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和Energy Economics等20余种国际重要期刊主编出版了专卷或专辑。